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解码生命延续“密钥”!这群00后的暑期实践不一般

2025-07-10 18:12:46     浙江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

  “阿姨,您看看这张图,器官捐献就像给生命换了个‘接力棒’,能让濒危者重获新生!”

  7月的宁波,骄阳似火,浙江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明眸追光”志愿服务队的00后大学生们,正顶着烈日,在社区、商场、地铁站等场所,向群众科普器官捐献知识。

  这个暑假,他们化身生命传承的“追光者”,用专业宣讲、创新互动搭建起器官捐献的“爱心桥梁”,让更多人读懂生命延续的意义。

  专业赋能,夯实宣讲“基本功”

  “每一份捐献意愿都连接着两条生命,咱们得把政策讲透、把原则说清。”在“生命之约,大爱传承”专项培训现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汪敏结合10余年的协调经历,为服务队队员详细讲解器官捐献“自愿无偿、公平公正、保护隐私”的三大核心准则。

  宁波市红十字会的邱磊则通过模拟社区大爷的质疑、年轻父母的顾虑,让队员们分组应对,从“理论”逐步过渡到“实战”。

07c866aa100935f73242c79693a6e55c.jpg

  “爷爷,器官捐献不会影响遗体完整性,这是有法律规定的!”队员谢嘉静的回答既专业又亲切,赢得邱磊连连点头:“就得这样,把专业词变成家常话,别人才会听得懂、听得进。”这场培训,为队员们注入了敢讲、会讲的底气。

  走街串巷,让理念 “接地气”

  带着所学的知识,队员们走进社区、献血屋、地铁站和商场,把“生命课”开到群众身边。

f7f10005f5f417c450f04481a7205eb4.jpg

  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队员陈思羽用宁波方言讲起海曙老人王阿婆的故事:“王阿婆82岁时签了捐献志愿书,她说‘我这辈子没做过啥大事,这把老骨头能帮人,值!’。”

  70岁的陈奶奶听完后抹抹眼角:“这是积德的事,我回家跟儿子商量商量。”

  在献血屋,队员们与献血者面对面、心贴心:“您献的血能用于救急,器官捐献更能救命,都是一样的善心。”正在献血的00后小吴听完,当场扫码登记:“器官捐献是一件很有意义、充满大爱的善举。”

  在地铁站和商场,队员们递上宣传单,用三句话讲清器官捐献的核心:“自愿的、无偿的、能救人的。”

  遇到驻足询问的群众,就坐下来慢慢聊,听一听他们的疑惑,再将疑惑一一解开。

  互动体验,让大爱“记心间”

  7月6日晚,一场“生命接力嘉年华”活动在宁波地铁5号线曹隘站举行,把一个原本严肃的话题变成了暖心的现场互动。

  队员们手绘的生命图谱前围满了群众:“这是心脏,像个泵;这是肾脏,像过滤器……”叔叔阿姨们指着图谱,跟着队员念“器官口诀”。

f2c67bf24edfec899772e76ae2ccb58e.jpg

  在“生命接力区”,过往群众纷纷领养小多肉并承诺“要好好照顾它,就像爱护生命一样”。

  “心愿便签”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祝福语:“愿每个生命都有第二次机会”“为勇敢者点赞”。

  在“争分夺秒”丢沙包游戏里,大人小孩齐上阵,接到沙包就得答一个小问题——“器官捐献要谁同意呀?”“自己同意,家人也得知道!”欢声笑语中,知识就记牢了。

  据悉,截至目前,该服务队已走进12个社区、2个献血屋,累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收集有效调研问卷400余份。

  “接下来,服务队将整理调研数据,打磨宣讲内容,把‘生命课’继续开下去,让青春力量照亮生命延续的每个角落,让大爱之花在更多人心中绽放。”服务队指导老师、该校护理学院学工办主管徐萍说。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