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青春最动人?从带领村民发展天麻产业、创造年产值3000万元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廷洪,到被村民称作“全村的孩子”的志愿者胡宸龙;从通过直播让黄桃销往全国的“新农人”陈添祥,到3年时间为5000余名群众提供医疗志愿服务的李家友……这些鲜活的剪影共同拼凑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2年来,11.8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贵州基层,用青春书写奋斗篇章。这份亮眼的青春答卷既彰显青年担当,也见证贵州在服务国家战略与青年成长中的创新实践。
“2019年,我们创新启动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项目,在全国计划1700人基础上新增地方计划8300人,实施规模一举达万人。”贵州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省青少年维权中心)主任邓永军介绍,这一扩容旨在引才聚力,服务脱贫攻坚主战场。
2023年,贵州再次升级志愿服务战略布局——新增3000名志愿者奔赴全省95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群体开展服务,切实解决搬迁群众适应难、就业难等民生痛点。
然而,贵州青年的奉献足迹早已跨越黔山贵水,向着祖国边疆延伸。2024年,贵州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选派327名“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8个边境省区。过去10年间,贵州已累计向新疆输送志愿者达1502人次,用青春热血筑起边疆建设的坚实堡垒。
“我们的志愿者与边疆群众同生活、共奋斗,宣讲党的政策,传播贵州风情,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石榴籽’。”邓永军的话语饱含深情。“他们把党的温暖带到边关,将贵州的多彩故事传向远方,在万里边疆书写着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
贵州青年怀揣理想奔赴远方,八方英才汇聚黔地,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协奏曲——南京农业大学研支团匠心独运,打造“劳动+非遗”“劳动+科技”特色课程,为传统农耕文化注入时代活力;华中师范大学研支团创新推出“团团带货”公益直播,搭建“黔货出山”的数字金桥;华中农业大学研支团20年如一日爱心接力,援建希望小学惠及上千学子,用知识之光照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5年,贵州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成功争取到新增全国项目名额。“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扩大志愿者规模,预计每年保持1.3万名志愿者在岗,并在经费保障、政策激励、职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志愿者‘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有发展’。”邓永军表示。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