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教室,正安县瑞濠街道易地扶贫搬迁的小朋友张文龙正专注地拨弄着吉他琴弦,稚嫩的脸上写满专注。
在这个暑假,张文龙不再是那个只能独自在家或满街跑的孩子,他与100余名小伙伴一起,踏入由东西部协作力量精心构筑的暑期公益托管课堂,探索着课堂之外辽阔而精彩的世界。
“以前放假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和小伙伴满街跑。”张文龙眼中闪着光,“现在这里有老师教弹琴、做手工,每天都很开心!”这个曾经只能在街头巷尾玩耍的留守儿童,如今在公益课堂找到了新的乐趣。
在儿童友好社区政策的指导下,瑞濠街道暑期公益托管课程分为认知实践、艺术培养和身心成长三大类,涵盖手工制作、美术绘画、音乐启蒙等内容,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多元发展的平台。
“我们特别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课程指导老师艾玛介绍说,比如在手工课上,孩子们不仅学习制作技巧,更培养了耐心和创造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许多像张文龙这样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关怀,而是瑞濠街道党工委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结出的硕果。
公益课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瑞濠街道为进一步优化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地资源,深入开展“护苗行动”,为孩子们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我的两个孩子都在这里学习,既安全又能学到知识,还免除了我们的经济压力。”家长陈传敏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对于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公益课堂不仅解决了暑期孩子无人看护的难题,更让孩子在玩耍中收获成长。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暑期公益班,解决家长们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这也是我们服务群众建设和谐社区的具体行动。”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韩东说。
作为遵义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承载着1.7万群众融入新生活的重任,瑞濠街道围绕省委“双强基”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党建+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着力建设组织强、环境美、群众乐、心气顺的宜居宜业社区,办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实现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助力易地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
“瑞濠街道将继续聚焦‘一老一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或引进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创新开展常态化活动,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服务覆盖面、服务参与度,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瑞濠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超说。
傍晚,儿童托管中心悠扬的琴声,与张文龙和小伙伴们欢的笑声交织,这动人的旋律,不仅诉说着东西部协作的山海情谊,更是瑞濠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效能的有力印证。瑞濠街道暑期公益托管课堂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成为东西部资源互补、协作共进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亦是提升社区温度、激活治理末梢的创新典范。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