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阶、一个坡道、一个按钮……普通人可能忽视的公共场所小细节,对残障人士而言,却可能成为难以逾越的日常障碍。
但在贵州,一场由检察机关推动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革命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切——从高铁站到停车场,从物理空间延伸至数字空间,司法的温度正转化为真实可触的便利。
从停车位开始的无障碍关怀
“以前出门办事,最头疼的就是停车——残疾人专用车位常被占用,优惠政策也形同虚设。”贵阳市白云区肢残协会主席杨先生坦言。然而,2023年9月,当他以“益心为公”志愿者身份参与检察院组织的“回头看”活动时,情况已截然不同。
肢残人士体验停车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白云区检察院针对无障碍停车位缺失、被占用等问题立案8件,推动整改100余个。如今,残疾人停车优惠减免政策真正落地,特殊群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高铁站内“无缝衔接”
对于轮椅使用者梁社红来说,贵阳北站的变化是巨大的。“从进站处处受阻到一路畅行,没有检察院的介入,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2023年,观山湖区检察院检察官通过实地调查和体验式摸排,发现了高铁站无障碍通道被占用、电梯运行不畅、标识不清、卫生间设施损坏等问题。他们随后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建立了“检察监督+行政监管+运营单位落实”的协同机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贵阳北站已经建成无障碍高铁站。”观山湖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说,该院为此打造的“有爱无碍”品牌还受到省检察院推广。
如今,贵阳北站实现了从进站通道、候车区域、检票口到站台的全程无障碍通行,成为彰显城市文明和司法关怀的重要窗口。
“黔行无碍”:从高铁站到全省铁路网
继观山湖区“有爱无碍”贵阳北高铁站模式后,贵阳铁路检察院正式启动“黔行无碍”行动,在贵州境内高铁站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无障碍通行、乘坐高铁。铁路检察院与运营单位、残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无障碍设施专项检查,“零距离”体验特殊旅客的出行困难。
轮椅助行者梁社红体验高铁站“黔行无碍”
从完善盲道系统到确保无障碍设施全天候可用,从配备轮椅到提供手语服务,贵州正努力实现特殊旅客从“进站”到“出站”全程无忧的“无缝衔接”体验。
此外,贵州检察机关还将无障碍建设延伸至数字空间:优先接待残疾人来访,提供远程视频接访、手语翻译等支持;对困难残疾人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确保诉讼权利无阻。
贵州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特殊群体需求,让司法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这样的改变,正在让贵州变得更加有爱无“碍”。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2025年9月是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