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智慧校园的数据可视化

2019-06-11 14:51:06

教育信息化2.0的发展过程中,智慧校园平台会产生大量教学、教务管理数据。对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挖掘、治理和分析,减少信息孤岛,保持各系统间沟通顺畅。更重要的是,让数据可视化,进行学生、学生群体画像,全面、立体地为教育管理层、执行层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制定发展的规划。

一、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起源于1950s计算机图形学,人们使用计算机创建图形图表,可视化提取出来的数据,将数据的各种属性和变量呈现出来。随着数据容量和复杂性的与日俱增,人们需要创建更复杂规模更大的数字模型,海量数据深度分析的可视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依靠可视化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将会成为标准。好的可视化能够使用户更快的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二、数据(用户)画像

在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给社会及用户行为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与重塑。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用户的一切行为都将是“可视化”的。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怎样利用大数据来提供精准服务,进而深入挖掘潜在的价值。于是,“用户画像”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用户画像,作为大数据的根基,它抽象出一个用户的信息全貌,为进一步精准、快速地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消费习惯等重要信息,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基础,奠定了大数据时代的基石。

用户画像流程,从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分析,得到事实标签(用户属性、行为事实等),再进行建模分析,得到模型标签(偏好、兴趣、活跃度、满意度、风险等),再通过切片、机器学习模型、自然语言处理进行模型预测,得到预测标签(概率、需求、能力等)。 通过采用分类、聚类、朴素贝叶斯、逻辑回归、SVM、神经网络等算法进行建模,可以对用户的行为、偏好进行预测,例如:一个 y=kx+b 的算法,X 代表已知信息,Y 是用户偏好,通过不断的精确k和b来精确Y。因为用户画像永远也无法100%地描述一个人,只能做到不断地去逼近一个人,因此,用户画像既要根据变化的基础数据不断修正,又要根据已知数据来抽象出新的标签使用户画像越来越立体。

三、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上海复兰科技通过教与学行为数据,包括从“课中”向“课前”、到“课后” 过程中的上千个教学典型性采集点,对非结构化数据挖据、清洗、聚类等一系列大数据处理技术处理,展现数字化图表,并通过通过贝叶斯理论和遗传算法等AI技术进行数学建模,形成学生及学生群体画像,全面地、立体地展现学生学情,以学生为本,实现因材施教、精细化教学的理念。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