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是四川省广元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也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16年来,周勇义务献血和血小板总量超过12000亳升,相当于“换”了三次全身血液。他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2014-2015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献血初衷为救父
1999年,周勇的父亲周应金做胃部切除手术时大出血,急需输血。
周勇清楚地记得,当时在医院买了800毫升血,各种费用算下来花费了4000余元。虽然手术顺利,但医生告诉周勇,父亲以后可能经常需要输血,会产生高额的费用。
当时,周勇每月工资仅有223元,他非常焦急,下定决心:“到万不得已时,就只有卖血了。”医生听说后,问他:“你为什么不参与无偿献血?献血量累计超过一定额度,你父亲就可以无偿使用等量的医疗用血了。”
为了父亲,周勇开始一次次参与无偿献血。
后来,周勇的父亲病情好转,不需要再做手术,也不需要再用血。“我还继续献血么?”周勇陷入了深思。之前父亲经历的那场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多亏了好心人献血,不然父亲就会面临生命危险。于是,他决定继续定期献血,帮助更多人度过危机。
十几年来,周勇都会定期去无偿献血。2016年,他到血站献血时,遇到一位白血病患者大出血,急需血小板的紧急情况。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血小板。从此,他同时成为B型血小板志愿捐献者。
让队伍更加壮大
当时,广元市长期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仅有54名,有病人因为等不到血小板延误病情甚至死亡。周勇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开始向身边的同事、朋友宣传献血的好处,鼓励大家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在周勇的努力下,单位党员服务队里符合献血条件的7名队员都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员李长志成为血小板常年捐献者。
献一次血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捐献16年。周勇只是广元市红十字会招募的众多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他一样的献血志愿者,广元市才能连续10余年保持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志愿者们也将继续托起一个个濒危患者生命的希望。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