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嬢嬢,今天血压测了没?降压药要按时吃嘞。”
“吃了的,妹,快到家里坐。”
黔东南州天柱县凤城街道新区社区,网格员陈焕操着一口流利的方言,正入户走访。
与如今的熟络不同,两年前,这位六盘水姑娘初来乍到,却因口音有别走访时险些被街坊邻居当成“骗子”。
“外来者”变成了“自己人”,陈焕是怎么做到的?
为敲开群众“心门”,陈焕每日入户,主动承担起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里290户居民档案、100余家商铺台账、29名党员信息……她都了然于心,很快成为大家口中的“活地图”。
而像这样的“活地图”,天柱共有179个。
数据统计,天柱县城市社区常住人口8.72万人,分布在3个街道、10个社区。基层治理工作量大、面广,仅靠社区“两委”难免“独木难支”。
聚焦这一痛点,天柱以“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破题,持续做优做细民生服务,助推基层治理“春风化雨”。
凤城街道南门社区新华巷,特色文化墙前,车辆排列整齐。同一地点,一年前却让网格员林春兰直摇头:“群众私垦菜地,车辆横七竖八,消防通道拥堵……”
去年10月,林春兰成为该区域网格员,通过推行“邻里帮帮团”进楼栋、“党建联盟”进街巷、“志愿项目”进社区等工作方法,老街重焕生机。
既要有人干,还要干得好。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小巷管家”们各有“法宝”——
在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得知居民龙某欲办20桌升学宴,网格员王慧连续7晚登门,拿着计算器,细算“经济账”;
在邦洞街道邦洞社区,网格员车艺豪聚焦基层“供给侧”,瞄准群众“需求端”,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温暖万家。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居民共治正将一个个“城市陌生人社区”变为“熟人社区”。
入夜,“红马甲”仍在街巷穿行。179双脚印踏碎光影,将民生轨迹绣入为民服务画卷。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很多时候我们会同时做好几件事,一边和客户电话沟通着工作、一边微信和领导汇报着进展、一边还要忙着给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点个外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