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始终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狠抓防返贫监测帮扶、就业增收和社区治理等,千方百计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目前,六枝特区建成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计安置3564户16649人。在特区党委、政府及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塔山街道聚福新苑社区办事大厅
在塔山街道群力社区,搬迁群众朱发仲正在自家的小卖部里整理货物。他目前经营的门面,正是街道议政代表努力争取建设的项目。
塔山街道群力社区群众朱发仲说:“以前我们就只能搭个小棚子做生意,后来议政代表帮我们争取,修了十八个门面,现在我们在这里做生意又安全、又舒服。”
塔山街道议政代表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搬迁群众反映的意见有人听,遇到的事情能解决,打通了集民情、畅民意、解民忧“最后一公里”。
在六枝特区,群力社区的搬迁成效不是个例。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六枝特区在全区12个安置点新成立11个安置社区居委会、1个安置点依托所属村委会管理,全部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精准衔接好搬迁群众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保障工作,统筹解决好搬迁群众就医、就学问题,让搬迁群众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待遇。
就业是搬迁群众提升幸福指数的必要保证。六枝特区每年举行就业招聘会,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渠道。
易地搬迁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暨创业集市就业帮扶活动
求职者谢朝婷说:“这次招聘活动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就业信息,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平台。”
招聘会除了吸引六枝特区境内企业参与的同时,还搭上了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活动的举办,为群众提供了多方创业建议、经验和各类就业岗位。
举办专项招聘会只是六枝特区多措并举解决群众就业问题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六枝特区通过建立劳务服务机构、拓宽就业渠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鼓励创业就业等方式不断为易扶搬迁群众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增强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区3295户搬迁劳动力家庭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能致富是搬迁群众的愿望,也是六枝特区不懈努力的目标。
六枝特区持续加大安置点周边区域产业培育,有效推动安置点和产业协同发展,把就业机会、脱贫技能带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聚福新苑4、5栋楼的下层,是贵州乐尔惠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百货展厅,也是乐尔惠公司六枝特区的总部所在地。
贵州乐尔惠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百货展厅
贵州乐尔惠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彭良说:“这边搬迁群众比较聚集,人力资源丰富,我们招聘人员也方便。”
聚福新苑临近高速公路、高铁站、汽车站,交通便利,加上人力资源优势,吸引了企业入驻。目前,聚福新苑先后引进了12家企业,盘活商业资产15000平方米,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灵活就业4200余人次。
贵州顺骋实业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聚福新苑的企业之一,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工程、服装设计及生产、技能培训等。公司的入驻,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
聚福新苑居民陈天文说:“通过培训,我们学到砖砌的技术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建筑行业创造了条件。”
聚福新苑易扶工厂
为了帮助社区居民掌握就业技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六枝特区乡村振兴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培训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共开展缝纫、美发、美容等实用技能培训4期,推荐就业130多人次,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80多人。
如今的六枝特区,易地搬迁小区干净整洁,就业帮扶车间欣欣向荣,便捷的服务中心一应俱全,广大干部群众正奋力谱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很多时候我们会同时做好几件事,一边和客户电话沟通着工作、一边微信和领导汇报着进展、一边还要忙着给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点个外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