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广东省多地红十字会举办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向捐献者致以崇高敬意。
佛山
4月2日上午,由佛山市红十字会、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主办,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协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举办,通过致敬生命的形式,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器官捐献事业,传递跨越生死的大爱。佛山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文曦,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华等出席活动并讲话。
文曦表示,截至2025年3月,佛山市已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01例,捐献器官1251个,角膜441片,挽救了1700多个家庭,全市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4.07万人。
“我们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到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中来,为生命的延续,以及营造捐献光荣的社会氛围贡献一份力量。”王海华指出,通过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捐献见证等措施,全省已有近60万人登记成为志愿者,累计完成器官捐献7635例,挽救了三万余名患者的生命,器官捐献例数连续多年领先全国。未来,广东将通过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人道关怀基金,联合各OPO(人体器官捐献组织)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宣传活动,促进有利于人体器官捐献的社会风尚。
活动现场,佛山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韶关
4月2日上午,韶关市红十字会在韶关市南华纪念园举办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落成仪式暨2025年缅怀纪念活动,向人体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致以崇高敬意,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韶关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李再丰出席并讲话。
活动中,捐献者家属代表黄楷文分享其父亲的故事。“父亲说,‘捐献眼角膜,除了传递光明帮助他人外,也是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世间,看花开花落、四季更替,和看我们母子健康平安成长’……如今,他的角膜帮助了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虽然由于‘双盲’原则,我们从未与两位受捐患者见面或接触,但父亲的捐献,让我和家人时刻感到,父亲其实并未走远,他正用另一种方式,看着这个世界!”
李再丰强调,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民生工程、生命工程,是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弘扬社会大爱与文明新风尚,彰显“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高尚事业。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完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优化遗体捐献登记、执行及权益保障服务,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宣传科普,讲好生命馈赠温情故事。他表示,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多关注、宣传、支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积极踊跃加入到志愿登记者行列中来,携手构筑生命接力的爱心长城。
截至2024年12月,韶关市公民逝世后捐献遗体、器官和角膜的志愿者累计达389例,1.57万名爱心人士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近20年间,中国医院开展的医学研究影响几何?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知名国际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发布《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报告》,揭示了中国医学研究对全球医学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决策发挥的可量化影响,为人类健康注入东方智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