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武汉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34岁的小林(化名)静静躺在病床上。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运转,鲜红的血液从他右臂流出,经过分离提取后,又从左臂回输体内。四个多小时后,一袋28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完成,这份生命种子将第一时间送往华中地区,挽救一位素未谋面的女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小林是一名普通的物业工作者,从业已经10年,负责小区设备维护、日常服务等工作,是业主们心中“靠谱的林师傅”。但在工作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无偿献血志愿者。“第一次献血是在读书时期,那时候就想着能为他人做点什么。”回忆起18岁初次献血的经历,小林的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从那之后,献血便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坚持就是十多年。每当接到血站缺血的通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献血点。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都阻挡不了他奉献爱心的脚步。“看着自己的血液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小林说。目前,小林已累计献血41次,总量达8800毫升,并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铜奖。
2022年6月,小林在一次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说,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但多一个人加入,患者就多一分希望。”今年,小林接到了武汉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华中地区一位成年女性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时既意外又激动,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和患者配型成功。”小林说,“既然有机会救人,我肯定不会犹豫。”
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小林开始了严格的自律生活。4个月来,他每天早起跑步锻炼,戒掉火锅烧烤等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尽管工作忙碌,他依然坚持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他说:“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一个生命重新绽放,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