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中国军人为祖国挥洒热血,为人民遮风挡雨,让我们致敬最可爱的人!
在上海,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仍葆军人本色,毅然捋袖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在人民群众需要时,必须要挺身而出
小张曾是一名武警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选择入伍的初衷。9年前,小张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宣传与招募活动,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采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4年12月,小张接到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分库的电话,告知已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询问是否有意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的生命时,他深知自己此刻的决定关乎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他坚定地回答道:“我愿意!”一句响亮的回答,是经年累月责任的沉淀,面对生命的求助,他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面对父母和爱人的顾虑,小张向家人讲解了捐献的相关流程与所需注意事项,列举了捐献者的事例,经过多次“民主生活会”式的家庭会议,小张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今年2月,捐献造血干细胞进行得非常顺利,完成采集后,小张真诚地说道:“在人民群众需要时,必须要挺身而出。也希望通过我的捐献经历,让大家能够正确了解捐献知识,并积极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行列中,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提供康复的机遇。”
没有什么事能比救人更重要
小全是一名退伍军人,军旅生活锤炼了他坚定奉献的意志。自2004年参加部队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后,小全深知一份热血的重要性。退役后,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小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毅然决定采样入库,希望有一天可以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重获新生。
去年9月,小全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当时,我真的很兴奋、很开心,没有什么事能比救人更重要!我愿意积极配合捐献,勇敢站出来救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与自己孩子年纪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作为一名父亲,小全明白此时此刻对方患者家人的感受。
郑重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小全积极调整规律作息,做好捐献的万全准备。在大家的陪伴中,小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以实际行动,为另一个生命带去希望的曙光。尽管无法相见,也没有能够亲自送上祝福,但他还是很开心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挽救一个生命。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
小何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把“为人民服务”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动。2022年,在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入库活动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参加。“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种方式,给予患者新生的希望,很值得!”
只过去了2年时间,小何就接到初配成功的电话,因为知晓配型概率极低,没有想到这么快就配上了,他既激动又意外。“茫茫人海中,两个人能够配型成功,就是一种缘分!”
征得家人同意后,小何在医院完成全面健康体检,并注射动员剂。虽然出现了腰酸背痛的症状,但他克服了身体的不适,每天按时吃饭、坚持锻炼,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了捐献。
小何说,他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几年前的一个决定,结下了这段特殊的“髓缘”,尽管他们素未谋面,但能够用自己的血液,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痛苦,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不求任何回报,只为挽救一个生命。
初心不改,为爱伸出援手
“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植我心,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将毫不犹豫去做,哪怕需要流血牺牲。”在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陆先生义无反顾选择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十三载,终于圆梦!
2011年,陆先生登记采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时光流转,13年的等待,他终于接到了初配成功的电话。“2024年7月,我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当时感觉就像是中了500万大奖!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我觉得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使命。虽然相较于大部分捐献者而言,我的年龄要大一些,但身体各项指标很好,军队生活,让我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采集造血干细胞期间,陆先生的妻子带着儿子小豪一起守护在他的身边。小豪时不时地走到床前与父亲聊聊天,并且拿着颁给父亲的奖章和荣誉证书说道:“运动员拿奥运奖牌,我为爸爸拿奖章!”年幼的小豪,也许还不能深刻理解父亲大爱之举诠释的生命意义,但他为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却是孩子心中非凡的“英雄”!
坚毅果敢,甘于奉献,脱下军装还是“兵”,在血液病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一身铁骨铮铮,为守护生命的希望奉献一腔热血。
致敬最可爱的人!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