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湖南省岳阳市中心医院的采集室里,两份带着体温的造血干细胞相继被小心翼翼地封装。这一天,平江水利局干部余立安与汨罗政法委干部许赞,以同样的善举,为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了跨越山海的生命希望。
“接到配型成功电话时,第一反应是‘太巧了’,随即就想着一定要做好准备。”余立安回忆道。作为经常在一线防汛抗旱的水利人,他早已习惯了“随时待命”,这次为了捐献,特意提前协调工作,坚持每天锻炼,把身体状态调到最佳。
许赞的捐献之路同样充满坚定。“从报名加入骨髓库那天起,就没把这当‘备选’,而是时刻准备着兑现承诺。”他说,身边同事得知消息后纷纷点赞,这让他更觉得,自己的行动不仅是个人选择,更代表着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配型如同“大海捞针”,全国范围内同日由公职人员完成捐献的案例并不多见。岳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感慨:“他们用实际行动打破了‘捐献伤身体’的误区,也让更多人看到,奉献可以很具体,挽救生命可以很‘平凡’。”
捐献结束后,看着载有造血干细胞的保温箱被护送离开,余立安和许赞相视一笑。没有过多豪言,却用最实在的付出证明:当个人的微光汇聚,便能照亮生命的前路。目前,两人已经顺利恢复了健康,这份关于爱与重生的故事正随着“生命种子”的传递而继续生长。
来源:岳阳日报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