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知道心肺复苏和一些急救方法,可以在紧急的时刻,与生命争分夺秒……”
“这些是我们在消防救援中常用到的工具,这个是无齿锯,这个是多功能撬棍,这个是隔热服,它的作用是……”
“‘水母漂’、仰漂等自救技能很重要,以及如何在岸上救助溺水人员也是有讲究的……”
8月6日,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红花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40余名5—16岁的青少年及家长代表齐聚于此,共同参与“传承红色基因·守护七彩童年”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天的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安全素养,达成“红色铸魂、实践育人”的目标。
活动伊始,红花岗区红十字会的两位专业医生为大家带来了实用的保命小知识。夏日炎炎,中暑、划伤、动物咬伤等意外伤害频发,医生详细讲解了这些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其中,重点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规范,并现场指导大家如何正确、科学地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医生的讲解,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分组进行模拟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练时,大家热情高涨;使用仿真模型练习心肺复苏时,医生逐组指导纠正,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会址消防救援站的指战员们带来了灭火器、水带、隔热服等“消防神器”,并为大家讲解了相关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结束后,孩子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互动体验环节。大家纷纷试穿隔热服,感受消防员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学习打消防绳结,掌握实用的消防技能;还有机会上手操作演练用的灭火器,体验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消防员”。此外,消防指战员还展示了家庭火灾隐患排查要点,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火灾,将消防安全知识带回家。
参与了体验过程的学生曾烨豪说:“今天我体验了消防员叔叔们平时用的一些东西,我掂量了一下,感觉特别重,这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平时的辛苦。”
“通过参加今天的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认识和学会使用许多消防工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临危不乱,争取更宝贵的抢救时间。”参与学生陈奕好说。
子诚阳光屋青少年成长中心郑楷老师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独特切入点,引导青少年们深入剖析书中角色的成长轨迹,强化了面对挫折的勇气,也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迎来了充满创意的七彩许愿瓶制作环节。孩子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制作属于自己的七彩许愿瓶。20分钟后,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心愿瓶诞生了。孩子们把对祖国、家人或自己的祝福写在星星纸上,小心翼翼地装进玻璃瓶。
“请大家跟着队伍走,注意脚下安全。”随着工作人员的提醒,大家来到了湘江边的安全区域,虎鹰救援队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此等候。救援队先向大家介绍了湘江的危险区域,让孩子们对水上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救援队教孩子们学习正确穿救生衣、练习“水母漂”、仰漂等自救技能,以及如何在岸上救助溺水人员。在湘江指定安全区域布置的教学场地内,配备了救生圈、救生衣等设备。孩子们在救援队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救生衣的正确穿戴与浮力,模拟落水后的自救动作,同学们现场上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水上安全“必修课”。
作为学生家长,杨雪陪着孩子参加活动,她说这次活动的意义很大,“我希望孩子们能多参加这样子的实践活动,因为在这种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学会一些技能,还更多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杨伟栋告诉记者,“街道在多方面针对暑期防溺水工作进行了部署,如针对几个沿河的社区每天安排巡视,对有想游泳的人员及时进行制止,在网格群及楼栋群里,也会及时转发相关视频,并联合了辖区相关机构,多多进行安全教育等。”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9月12日至14日,由遵义市民政局主办、遵义市慈善事业促进发展中心承办的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遵义市醉里广场举行。本次活动以“慈善遵义・爱满红城”为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