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这片充满生机与大爱的土地上,市红十字会正以实干为笔,书写着温暖的人道答卷。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红十字会有力指导下,全市红十字会聚焦“1+1+3+N”工作格局,在筹资、救护、服务创新三大“战场”火力全开,交出亮眼半年“成绩单”。
筹资突破战:凝聚爱心,突破历史新高
人道救助的底气,源于坚实的资金保障。市红十字会将筹资列为年度“攻坚任务”,创新开启“主动敲门”劝募模式—市旗两级红十字会领导班子带队,深入重点单位面对面沟通,用诚意打动爱心企业与人士。截至目前,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已募集捐赠资金900余万元,市本级达174万元。按此势头,全年筹资额有望冲击1400万元,市本级预计1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5.6%、30% ,历史性突破近在眼前。这一笔笔善款,正转化为救助困难群体的“及时雨”,让人道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救护攻坚战:全域覆盖,筑牢“生命防线”
应急救护,是守护生命的“第一关”。市红十字会打出一套“组合拳”:先谋全局,召开推进会、联合多部门发文,制定培训方案;再精准出击,推进“救在身边”10 大专项行动,让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校园、进边境”。走进市委党校,救护培训纳入主体班次,《凝聚人道力量,助力呼伦贝尔现代化发展》精品课程传递大爱;联合120急救中心,救护员培训班里,警红联动为公安干警 “充电”;社区里,首期人道文化宣讲 + 救护培训启动,力争“一社区一救护员”;企业中,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全员培训,护航安全生产;景区内,导游与工作人员学急救、配急救包,助力文旅安全;校园里,防溺水、突发事件救护培训,守护青春成长;边境线,武警、边管民警学救护,筑牢 “生命防线”。更依托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馆,20余家机构1890人次研学,让红十字会理念“活”起来。数据见证成效,取证培训超4000人,普及性培训2.5万余人,超去年全年总量 ,越来越多“第一响应人”上线,为生命护航。
服务创新战:“博爱驿站”,打造温暖地标
在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一处“博爱驿站”悄然成为城市新地标。这是红十字会服务模式的大胆创新,人流密集处建起多功能公益平台,集志愿服务、休息阅读、母婴关爱、应急救护于一体,14类设施设备贴心备齐。
更巧的是“主题服务日”:周一健康、周二助老、周三母婴…… 一周7天,天天有主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启用仅1个多月,日均服务200余人次,累计3000余人次受益,特殊群体服务18人次,应急事件处置2起,群众满意度100%!这朵“小而美”的服务之花,正勾勒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既解群众急难,又让红十字会理念 “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它已成为志愿者的 “新阵地”、市民的“暖心站”,更将在全市推广,让博爱之花处处绽放 。
半年深耕,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以“三战”突围,用实干诠释“人道、博爱、奉献”。未来,这份温暖还将继续蔓延,在北疆大地书写更多守护生命、传递大爱的故事,让红十字会力量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