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毕节12356心理援助热线:倾听“心”声 守护希望

2025-08-25 15:55:58     刘荣江 陈远航    天眼新闻

  在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毕节市精神卫生中心)内,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铃声随时可能响起。接线员们轮流守在工作岗位上,手边整齐摆放着记录笔与心理评估表,每当铃声响起,接线员们总会用温和坚定的语气接听:“您好,这里是12356心理援助热线,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吗?”自今年5月热线开通以来,这条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援助热线持续为市民提供心理支持,为迷茫者带来及时帮助。

  数月以来,热线团队通过电话倾听、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方式,为来自不同群体的来电者提供了专业心理支持。24小时在线的设置,使热线成为全天候的“心灵树洞”,服务覆盖情绪困扰、职场压力、学业焦虑等领域,重点关注青少年、成人、老年人及高压职业人群。

073151113be447982ecf955987b17663.jpg

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正接听12356心理援助热线

  热线服务由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和七星关区精神病院共同承接,团队成员均持有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证书。在来电接听中,团队成员会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专业知识提供心理援助:遇到情绪激动者,会先耐心安抚,帮其平复心情;若碰到严重精神障碍急性发作等危急情况,会立即启动“热线+公安+120”联动机制,确保来电者得到及时救助;对长期受心理困扰者,则会传授简单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缓解其心理压力。

  16岁的高一女生小沫(化名)是热线的受益者之一。此前她因考试失利遭同学嘲笑,逐渐陷入自卑,总觉得“自己多余、没人爱”。近半年来,她情绪持续低落、焦虑,睡眠问题频发,近两周症状加重,与家人沟通不畅,还感觉到被同学孤立。

  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科护士长、接线员樊丽霞深夜接到小沫来电时,先详细说明热线的保密原则,确认小沫处于安全环境,让女孩放下顾虑,再静静倾听她的倾诉。待小沫情绪逐渐平复后,樊丽霞协助她制定安全计划与求助清单,教授实用的呼吸放松法;针对睡眠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三步助眠法;还教会了她非暴力沟通方法,助力她重建人际交往信心。这个案例展现了热线助力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的服务成效。

8943e348cf7892b1fc837a5be05ab9c9.jpg

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正开展12356热线集中培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热线团队的日常工作里,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接线员曾接到过因工作压力太大而情绪崩溃的上班族,通过耐心倾听和引导,帮对方梳理压力来源,找到缓解方向;也曾面对陷入家庭矛盾的中年男子,用温和的提问帮他理清思路,寻找解决办法。对接线团队而言,每一通电话都承载着一份信任,当听到来电者的情绪有所好转,便是对工作最大的肯定。

  开通至今,热线已接听150余通电话。无需直面他人的隐秘性,打破了传统求助的观念壁垒,让更多人敢于迈出求助第一步。但热线发展也伴随着一些挑战:通话时长限制致使某些深层问题难以深入探讨;热线主要提供即时心理支持,后续跟进更多依赖来电者自身和其身边的人,难以形成持续的干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热线团队正积极规划改进方向。“我们计划未来每次接电先和来电者明确一个能实现的‘小目标’,通话结束前再一起复述安全计划与求助方式;同时,主动和当地学校沟通,建立标准化的转介流程,为家长准备针对性的沟通指引;另外还计划制作睡眠自助卡片和沟通句式清单,让实用的心理调节技巧能‘带在身边’,方便来电者随时使用。”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热线团队专职心理治疗师马晓婷表示,这些调整,旨在让热线从单纯的“应急帮助”,逐渐转变为能陪伴大家解决心理问题的“长期伙伴”。

1a08c2fcfc6a83d0b9d4751dccec9214.jpg

毕节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正集中讨论接听12356心理援助热线时所遇案例

  作为一项公益服务,12356心理热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没有区号限制,如需联系指定地区的心理援助热线机构,只需在号码前加拨对应区号即可,这最大程度降低了市民的求助门槛。马晓婷说:“每通电话都是一份期待,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个求助声音。也希望大家能理性使用热线,有实际心理困扰时再拨打,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如今,越来越多毕节市民知道,遇到心理难题时不用独自承受——拨通12356,就能找到一个愿意倾听、能够提供帮助的声音。未来,随着服务不断完善,这条热线会继续守在市民身边,接住更多“心”声,用专业的心理关怀守护每一个求助者的希望,为更多人带去温暖与支持。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