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9月3日,走进位于毕节市黔西市雨朵镇雨明社区的万兴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工人们敲击木板的声音此起彼伏。“很不错嘛,最近速度又快了。”看着残疾人詹某某的工作成果,负责人张安俊夸赞。
这家挂有“贵州省残联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毕节市残疾人创业示范点”牌子的企业,成立9年来,已吸纳35人稳定就业,其中残疾人12名。
2012年,张安俊因颈椎断裂,医院诊断可能下半辈子都得躺在床上。没想到8个月后,他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但也落下四级残疾。面对现实的重击,他没有气馁,拿出多年积蓄成立了万兴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废旧木材加工。
2016年公司成立,在用工上优先招聘本地群众,并吸纳残疾人进厂务工。“因为部分残疾人身体有缺陷等因素,一开始生产难、管理也难,次品率高达50%。”张安俊没有放弃,他手把手教残疾工人操作,一遍遍给工人讲工厂制度。为激发工作积极性,他还设置奖惩制度,帮助工人们提升技能,大家的协同配合能力明显增强。
“得亏公司不嫌弃,我带着他来干活。”詹某某的嫂子杨慧碧抹了抹额头的汗,语气里满是感激:“詹某某虽然做事慢点,每个月也能拿到工资。再加上我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日子有盼头。”
“经过多年努力,工厂走上了正轨。”张安俊介绍,随着欧派、昊阳等门窗品牌的订单,加速了工厂发展,工人们的收入也更加稳定。去年,公司营业额860余万元,光工资就发了120余万元。目前,该公司正计划购买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争取5年内招聘80人。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9月12日至14日,由遵义市民政局主办、遵义市慈善事业促进发展中心承办的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遵义市醉里广场举行。本次活动以“慈善遵义・爱满红城”为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