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玉蓉照顾杨婆婆吃饭
都市新闻记者田儒森 摄影报道
每天早上8点过,家住贵阳东山达兴花园58岁的覃玉蓉,都会到菜场买菜,但买完菜后,她并没有提回家,而是往另外一住户家走去。 都市新闻记者田儒森 摄影报道
到后来,邻居们才知道,原来她在义务照顾今年83岁的空巢老人杨淑芬。
由于覃玉蓉照顾老人耐心有加,杨婆婆直接称呼她为“干女儿”。而她也开玩笑称老人为“大熊猫”,意喻着老人就是她保护的对象。
义务打扫卫生 发现有位空巢老人
提起覃玉蓉照顾杨淑芬老人一事,还得追溯到9月2日。
那天,达兴居委会工作人员组织社区的爱心人士以及志愿者义务为老人打扫卫生,当时他们来到杨淑芬家时,眼前的一幕把大家吓到了。
“碗是发霉的,家里乱糟糟的。”“社区干妈”宋振纹告诉记者,当时杨婆婆家里特别乱,窗帘是烂的,厨房里的碗是发霉的,屋里卫生也相当糟糕。
后来,大家询问杨婆婆时才发现,原来在半个月前,女儿为她请的保姆辞职了,所以这半个月来,几乎没有人照顾她,饿了只好自己煮碗面吃,再加上去年摔了一跤导致骨折,为此,老人根本无法出门。
老人的子女呢?再后来,大家询问杨婆婆的女儿方女士。方女士说,由于自己的女儿患有残疾,她24小时都离不开女儿,所以每周只能过来一两次照顾老母亲。没办法,她只好请了一个保姆,而现在保姆辞职后,她准备再找一个月薪1000块的保姆照顾母亲,结果一直没有找到。所以这半个月来,母亲一直无人照顾。
她主动站出来提出义务照顾老人
“1000块想找保姆,看来太难了。”就在老人女儿让大家帮忙张罗寻找保姆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摇头。
“这样吧,反正我妈也不在了,我就当她是自己妈了,我来照顾她吧。”站在一旁的覃玉蓉突然站了出来,并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那之后,覃玉蓉就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天早上8点过,大家都会看到她到菜场买完菜后,直接拎到杨婆婆家。
进屋后,覃玉蓉首先给杨婆婆烧开水,接着帮忙梳头、洗脸、打扫卫生,等一切结束后,她开始煮饭、炒菜,每餐最少都是两菜一汤。
等杨婆婆吃完午饭后,覃玉蓉赶紧帮忙洗碗,直到所有事情打理好后,她才回自己的家吃午饭。
到了下午四五点,覃玉蓉再次前往杨婆婆家,除了继续给杨婆婆煮饭外,有时杨婆婆拉肚子,她还要帮杨婆婆洗澡以及处理大小便。
而到了晚上,她担心杨婆婆一个人孤独寂寞,总会叫上“社区干妈”宋振纹一块,三人一起聊天、唠嗑。“我们仨经常聊到晚上11点才结束”。
当覃玉蓉被问到为什么会如此贴心照顾一位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时,覃玉蓉笑着回答,以前经常和“社区干妈”去做义工,也经常帮助一些有困难的群众,恰好这次遇到了,而且又是同一小区,当时也就没有多想,只想尽到自己的一份力罢了。
就这样,覃玉蓉一照顾就是大半个月。
照顾半个月后 老人精神都变好了
段鸿飞是达兴社区居委会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9月2日当天,他也亲眼看到杨婆婆家糟糕的情况,家里除了乱以外,杨婆婆的精神面貌也特别差。
“没想到才半个月,杨婆婆家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段书记说,在这半个月里,都是覃玉蓉大姐在照顾杨婆婆,家里的卫生不仅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杨婆婆的精神面貌也变得好了很多。
在杨婆婆家里,记者亲眼看到,覃玉蓉给老人炖了萝卜排骨汤,老人整整吃了一大碗饭。
“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饭菜。”老人说,以前保姆在的时候,菜都是吃剩下的,很少能够吃上一顿香的。另外,由于自己儿子去年去世,那段时间她总是以泪洗面,身体也就慢慢拖垮了。
老人说:“现在不同了,自从有了干女儿(覃玉蓉)照顾后,不仅在饮食上得到了改善,精神上也不再空虚了,因为她们天天陪我聊天,逗我乐,还称我是‘大熊猫’,说是他们的保护对象。”
话毕,大家都笑了,老人也跟着笑了。
“社区干妈”宋振纹也告诉记者,在这半个月里,覃玉蓉几乎天天都来照顾杨婆婆,这种不图回报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家学习,在她看来,覃玉蓉的善举只能用一句话去形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