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岁的杨宝富,家住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头猫村黄梨山组,被县残联认定为“三级残疾”,经济十分窘迫。2013年,身残志坚的杨宝富在红十字爱心救助金的帮扶下,创办了一家木材加工厂。
三年过去,这家加工厂从零做起,目前占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拥有各类机械设备8台,解决了6人的就业问题,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万元。“不仅还清了借债,几年来还赚了20多万元。”杨宝富说,“要不是党和政府、红十字会的帮助,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帮人做工一辈子,到老开起木材厂
杨宝富生于1948年,因为三级残疾,一直给人打工的他能干的活不多,生计十分艰难。2001年,杨宝富来到贞丰县城坡羊脚木材加工厂,帮人做工8年,收入却始终只够糊口。
2008年,为摆脱困境,同时也深感在外闯荡的艰辛,杨宝富想到了回家。他借钱在黄梨山组租种40多亩地,种植了12亩红心猕猴桃和30亩四月李。但等到桃树、李树结果,需要等上六七年,难解燃眉之急。
2013年,在得知相邻的者相镇要搞城镇建设,杨宝富决定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做木材加工生意。
向当地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后,他得到了3万元“红十字爱心互助金”,又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创办了“贞丰县宝福改锯厂”,主要从事木材加工。
目前,杨宝富的加工厂每天可以加工7立方米的木材,按1600元/立方计,一天毛收入1万余元,年收入接近200余万元,除去生产成本、家庭生活费用、工人工资等费用,再换掉借债,杨宝富每年可以净赚6万余元,家庭状况大为好转。
除了自家人手,杨宝富对外招聘了4名固定员工和2名临时工,其中固定员工月薪3000元,临时工分别为2000元和1600元,成功解决了6个人的就业问题。
回报社会,向互助金捐款3000元
“多亏了党和政府、红十字会的关心和支持,受苦受累一辈子,今天终于过上了好生活。”杨宝富说。
2014年,30亩李树为他赚了几千元。“主要是连续两年遭遇冰雹灾害,收成锐减。”杨宝富说,2015年,猕猴桃也开始挂果,当年产桃3000余斤,收入近3万元,全家人过了一个“肥年”。
他介绍,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做木材加工还享受到了国家免税政策,生意更好。
多年辛苦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走上致富之路后,杨宝富也没忘回报社会。
2015年11月,为了感谢在遭遇困难时帮过自己的人,杨宝富第一次向头猫村红十字爱心互助金管理委员会捐款3000元,帮助村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和对特困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临时生活救助。
一个月后,在村红十字组织开展的新春送温暖活动中,杨宝富又带头捐款300元,帮助特困群众和孤寡老人家庭,为村民做出榜样。
2016年5月,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杨宝富又投入多年积攒的20余万元存款,在安龙县龙山镇新场坝居委会租用了2000平方米土地,准备再建一个木材加工厂。该工厂能为当地多位村民解决家门口的就业问题。
“要搁三四十年前,哪敢想今天的好日子。”杨宝富说,社会帮了自己,自己将进一步努力,不负党和国家、红十字会厚望,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9月12日至14日,由遵义市民政局主办、遵义市慈善事业促进发展中心承办的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遵义市醉里广场举行。本次活动以“慈善遵义・爱满红城”为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