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作为当地党委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地方红十字会要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在四个方面争创新作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练的文明精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自身优势,地方红十字会可结合“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平台,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讲好红十字故事,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唱响奋进、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
决战脱贫攻坚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红十字会更要广泛动员社会人道力量,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建设,助力保民生、兜底线、补短板,协助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安顺市红十字会围绕全市“大扶贫”战略行动,筹集和整合了700余万元款物,开展助学、助医、助残、助困等人道救助工作,覆盖全市8个县区管委会,让3万余人受益。全市红十字会系统还紧密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工作部署,结合红十字会职能职责,自觉扎根基层,贴近百姓,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打造筹资捐款平台,在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红会所能的领域,努力为最易受损害群体做更多好事和实事,争当助力脱贫攻坚生力军。
青少年素质教育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学校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市红十字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携手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在对全市大、中、小学校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工作,以人道传播、健康促进、志愿服务为核心,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红十字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全市青少年参与人道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健康平安城市建设有新作为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红十字会工作直面基层、直面百姓,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进入新时代,红十字会要在在社会管理中进一步发挥好“社会稳定器、政府好助手、弱者保护伞”的作用,拓展人道服务范围,为社会各界参与红十字事业提供平台,让基层百姓切身感受到红十字会的人道关爱和温暖,增强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美好生活的信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贵州省安顺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拼车”“拼单”购物成为人们的习惯,“拼床”租房群涌现,“拼婚”攻略获点赞收藏,就连宠物医疗、健身私教、奢侈品租赁等都出现拼单身影。“拼”模式正以惊人速度渗透进当代生活的毛细血管,进入年轻人的生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