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三中校园一角
体育场上正在演练节目的学生们
“赤水基础教育园区的建成,有效缓解了易地搬迁户子女上学难的情况。”在赤水市文华中学,该校语文老师陈雪敏感慨道。3月8日,贵州省2018年教育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暨教育工程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在贵州省赤水市举行。
正在素描写生的谢富敏
打造基础教育园区改善城镇学生上学难问题
2013年以来,赤水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向城区集中。在基础教育园区未建成之前,赤水市各城镇学校学位紧张,“大班额”现象严重,一个班学生60、70多人不在少数。随着基础教育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极大的改善了“大班额”现象,各班学生均保持在55人以内。
基础教育园区的建成,为城镇教育提供了大量学位,改善了城镇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据了解,园区规划涵盖赤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文华幼儿园、文华小学、成都软石赤水实验学校和赤水三中(高中),各学段共5所学校。
“课外写生是我们的必修课,我很喜欢上写生课。”赤水三中15年级4班的艺考生谢富敏,正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在校园一角进行素描写生,而在校园的体育场上,各班级同学正在演练即将在运动会上展现的团体表演节目。据悉,赤水三中是基础教育园区涵盖的城镇高中,2016年2月,学校搬迁到教育园区,新校区占地232.62亩,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
赤水中职校汽修班的学生们
喜爱茶艺的旅游专业学生罗诗琪
加强教育扶贫赤水中职校培养社会人才
“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在贵州省教育厅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中,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形成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汽修和茶艺专业是赤水中职校的热门专业,“我们学习汽车基本维修、保养、清洁、组装等科目,有了一技之长,毕业后就好找工作了。”该校中职二年级的李冲高兴地说。在对赤水中职校的采访中,记者获悉,该校在2013年作为贵州省实施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建设学校,启动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座落于赤水市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18亩,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4亿元。对于贫困生,赤水中职校采取“三免一补”政策,即免书本费、学杂费、住宿费,且每个月补助200元,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自习中的学生
同康小区的“四点半课堂”
家校共建服务站易地搬迁更近民心
离赤水市区10分钟车程的大同古镇,还有一个名字叫“同康小区”。这里的易地扶贫安置点,是随迁子女们的“快活林”和“安乐窝”。
在同康小区,不得不提“四点半课堂”的家校共建服务站。每周一、二、四,下午4点至5点半期间,由赤水市关工委退休的职工干部担任老师,为小区里放学后的学生们进行课业辅导;每周三,则由赤水市的义工老师来开设兴趣活动班,让学生们劳逸结合;每个周末,服务站管理员还会组织学生们集中观看国内外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增强学生的学习面。
“我们都很放心让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娱乐,服务站领导们都很负责。”住在小区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在赤水市内上班,每天下班都是五点以后,根本无暇照顾放学后的孩子,而自从有了服务站,她们工作都安心多了。
据悉,赤水市现有幼儿园60所(其中民办43所)、中小学校(点)87所(其中,小学66所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拼车”“拼单”购物成为人们的习惯,“拼床”租房群涌现,“拼婚”攻略获点赞收藏,就连宠物医疗、健身私教、奢侈品租赁等都出现拼单身影。“拼”模式正以惊人速度渗透进当代生活的毛细血管,进入年轻人的生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