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高新区,红十字消杀志愿服务队中有一支由平均年龄23岁的队伍,队员们年纪小,但大多都是退伍老兵,如今他们是四川成都永安救援队的队员。7·20·河南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后,救援队连夜出发奔赴新乡、卫辉执行灾区群众救援转移任务。
为严防“大灾后大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美团援豫防汛救灾项目”支持开展“红十字卫生防疫消杀行动”,这支救援队脱下救生衣换上防护服,赶赴郑州开展防疫消杀。
8月1日,消杀队中的两名队员在瑞达社区执行当天最后一个消杀任务。他们开着消杀喷雾车在社区里穿行而过,因为小区面积很大,消杀喷雾车比消杀弥雾枪效率高,能节省更多时间。同时,为保证精准消杀,队员们在遇到弥雾车无法行进的车库或者社区内崎岖小路等地段,就会马上下车手持弥雾枪继续进行防疫消杀,绝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
在执行消杀任务的同时,队员们还时刻提醒周边的居民远离消杀作业。防疫消杀液体中的84消毒液具有较强腐蚀性,长时间进行消杀作业,队员会感到皮肤和咽喉不适。
然而,队员们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一种。他们不仅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37度的高温天气下连续高强度作业——有的队员甚至中暑住进了医院,还要面对经常损坏的弥雾机——为了高效完成消杀任务,队员们采取轮换工作制度,人可以休息但弥雾机不能停下来——由于弥雾机长时间高温运转,极易发生故障,队员们不得不边干边修,笑称“自己都快变成了修理工”。
当日,最后一个小区结束消杀任务后,前线的两位队员松开防护眼罩终于歇了一口气,他们说:“穿上防护服真的挺热,但医务工作者也很辛苦,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好消杀工作,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同时,我们也都感受到了河南人民的温暖。”
8月2日,来自四川成都新安救援队的另一组队员在盛世港湾小区执行消杀任务。带领该队的杨队长介绍:“消杀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所谓技术活,是队员们要对现场有准确的判断力,针对不同场地匹配不同剂量的消杀液,按照污染程度的不同开展相应作业。有时遇见流浪猫狗,也会注意避开并保护好它们。”
“所谓体力活,是身负约70斤的消杀装备工作起来并不轻松,每个队员在喷完一壶消杀液后,需要饮用功能饮料和矿泉水进行体能补充,这样可以迅速恢复体力。队员在高温作业后,如果明显感受到乏力,会立即喝一支藿香正气液预防中暑,同时还会补充一些葡萄糖液,为下一场消杀任务做好准备。”
结束一天的任务脱下防护服时,每一位队员的胳膊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脱皮,这是高温下的暴晒再加上防护服内长时间汗水浸泡导致的结果。被问到痛不痛,大家都摆摆手表示这都不算什么。救援队的曾队长说:“我干消杀好几年了,我们大家都爱做公益这个事情,所以也愿意为公益付出。而且,我当过兵,学过绳索、山地等专业技能,愿意贡献更多的力量帮助别人。“
在每一次防疫消杀任务结束后,队员们都会在社区或小区门口贴上消杀任务完成时间。杨队长表示,“我做任何工作都会记录一个可追溯的日期,这已经成为我的职业习惯。同时,我们都是志愿者,我们队里有的是司机、有的是律师,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但是,因为非常喜欢做公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每到周末就会到队里参加各种救援培训项目,在需要我们的时候,可以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据了解,“红十字卫生防疫消杀行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美团援豫防汛救灾项目支持。7月22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接收美团公益基金会捐赠的1亿元人民币,用于设立该项目,驰援河南省防汛救灾工作,优先为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灾后卫生防疫等提供服务。为支持消杀工作,项目组已采购近1400万元的防疫消杀物资,在河南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等地陆续开展防疫消杀工作。此外,因了解到受水灾影响,参与应急医疗救援的急救车辆受损严重,“美团援豫防汛救灾项目”及时响应,采购35辆应急救护车,共计1200余万元,将交付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投入应急救援工作。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