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部分媒体专题调研采访我省“博爱家园”项目

2017-08-02 14:59:20     王辉

  7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与宣传部部长姚立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苟凤丽教授,以及光明日报、光明网、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等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专题调研采访组,在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何淑平及当地政府和红十字会等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先后深入我省黔南州长顺县、贵定县和黔东南州凯里市的“博爱家园”项目点实地调研采访,重点调研采访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各级红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如何发挥自身组织作用,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参与精准扶贫、城乡社区治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调研采访组一行行程600多公里,爬山涉水,每到一处,都深入博爱家园项目受益户家中、产业帮扶示范基地、村红十字服务站实地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发展的过程、思路和面临的问题。调研采访组一行对贵州各级红十字会以“博爱家园”项目为抓手和载体,在参与精准扶贫、城乡社会治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有效发挥红十字组织独特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1.jpg

  长顺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7%。脱贫攻坚是该县的首要任务,也是各级红十字会参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长顺是贵州“博爱家园”有效参与服务扶贫攻坚的发源点和探索地。敦操乡是长顺县极贫乡镇,也是贵州精神高地——“背兜干部”精神的发源地。敦操乡敦操村作为2012年贵州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实施点,当地背兜干部和红会干部通过爱心互助金开展生计帮扶、产业支持、技能培训、化解矛盾等多种形式的帮扶行动,有效解决了在大山深处极贫群众发展产业脱贫的问题。

2.jpg

图:调研采访组一行深入“背兜干部”之乡敦操乡的敦操村博爱家园项目点调研采访

  25日上午,调研采访组一行来到长顺县敦操乡敦操村红十字服务站,正值当地第二批爱心互助金还款时间,调研采访组一行见证了当地村民梁朝群归还2016年7月16日向当地红十字会借的用于购买牛种养殖的爱心借款10000元,据了解村民梁朝群去年向红会借助这笔爱心互助金买了2头肉牛崽,今年卖出去赚了几千块,不仅可以按时还上了这笔互助金,并不忘初心当场向红十字会捐赠了200元。当调研采访组问这小伙子怎么想到捐款时,梁朝群这样说到:“去年刚开始养牛时没有那么多资金买牛崽,是红会给了我这笔爱心互助金帮助我渡过难关,现在我也理应献出我的一点爱心,把红会精神发扬下去。”

4.jpg

5.jpg

图:调研采访组一行与韦小权俩兄弟及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座谈

  听说敦操村里有一对出名的“老上访兄弟”,调研采访组特意来到敦操乡黄花寨水电站库寻找这对出名的“老上访兄弟”,调研采访组一行来到韦小权和韦小八兄弟带头建设的水上网箱养鱼合作社和水上农家客栈,在交谈中才得知兄弟祖辈都是靠种植玉米勉强维持生计的农民,后来因为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而不愿离开祖辈生活几百年的土地,成了本地出了名的老上访户。兄弟俩上访的事情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积极谋划下,俩兄弟通过外出学习专业养殖技术返乡发展起水上网箱养殖,等学成归来准备大干一番时,才发现世代靠种植庄稼勉强维持生计的兄弟俩哪来的资金购买鱼苗和基地建设,正当兄弟俩急得焦头烂额之际,当政府帮助解决基地建设设备,县红会第一时间向俩兄弟各借出10000元爱心互助金用于购买鱼苗,帮助解决燃眉之急。一年后初见成效,养殖规模也不断壮大。“不忘初心,方的始终”懂得感恩的俩兄弟不仅按时还上了所借的本金并向当地红十字会捐了2000元互助款。

  目前,俩兄弟在不断壮大自身同时不忘带领长顺、紫云两地贫困的14户村民一起搞起了养鱼合作社。交谈中韦小权满怀感激的向调研采访组一行表达了对红十字会的感激之情,并保证会将红十字会的爱心传达给更多需要的人,带领更多的群众一起养殖,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在调研采访中,姚立新把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向当地干部群众作了解读,详细询问了合作社网箱养鱼规模、种类、增收等情况,对当地红会实施博爱家园的做法给予肯定, 他说:“我们当地的红会工作做得很不错嘛,通过博爱家园项目让极贫地区的群众找准了产业、找到了脱贫的路子,改善了干群关系,这就是红十字人道的力量,在精准扶贫、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方面发挥了助手作用。下来要做好经验总结,将这种好做法和模式推广到其它地方去。”

6.jpg

7.jpg

图:调研采访组一行深入罗永富养牛基地调研采访

  贵定县马场河乡是一个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山地农业贫困乡镇,主要以苗族、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当地自然条件先天不足,使得当地的年轻人原来更多只能依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加上得知有红十字会的博爱家园帮扶项目,马场河乡马场河村的部分外出务工青年都纷纷返乡创业。回乡发展肉牛养殖的罗永富就是其中之一。

  26日上午,调研采访组一行来到马场河村红十字服务站,准备让博爱家园爱心互助金受益户罗永富、张兴安等到服务站进行座谈时,得知罗永富正要把牛草配料拉到海拔1300多米山上养殖场时,调研采访组一行决定取消座谈,随即乘坐当地的农用车路经险峻还在修建的山路,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后,来到位于山顶的罗永富肉牛养殖基地。罗永富向调研采访组介绍,他在浙江打工虽然能挣到一些钱,但不能很好照顾家,所以一直想有回家创业的想法。2103年村里得到博爱家园项目后,组织大家商量如何发展产业,他感觉这是一个好机会,决定回乡来搞生态农业。目前,他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10户社员,其中6户社员是贫困户。他们都是红十字爱心互助金的受益者,不仅借了钱,还请专家来教他们的养殖技术。 “如今这个养牛场已经有了102头牛的规模了,我自己养了25头,其它的牛是社员放在我这里养的,等卖出去的时候我们就能增加收入了。”罗永富高兴的告诉记者,“以前我只知道红十字会是在打仗和发生灾害时救死扶伤,现在在我们脱贫致富、发展产业上也能‘救死扶伤’,我们都愿意加入这个组织”。

  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感慨到:在马场河这样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当地干部群众敢于改变贫困现状,通过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及红十字会的爱心资金,让他们身上有着满满的正能量和发展的信心,这种获得感很感染人,相信这里的小康即日可待。

8.jpg

9.jpg

图:调研采访组一行深入张兴安的独角莲种植基地调研采访

  随后调研采访组来到马场河村张兴安的独角莲种植基地,看着长势良好待丰收的独角莲,张兴安向调研组一行介绍起了他的宝贝独角莲种植经历。光明网战略合作部沈阳总监和中共贵州省党校苟凤丽教授对当地因地制宜种植独角莲脱贫致富给予了肯定,并就发展壮大种植规模提出建议性意见,希望当地政府及红十字会要把帮扶农民品牌推广和体系认定作为这一扶贫产业的重要工作。张兴安感慨到:“政府帮助我搞起了种植,红十字会给了我们资金的帮助,让我们有了新的希望,我们下来就是要带着更多群众科学扩大规模,实现产业脱贫致富”。姚立新对当地干部群众说:“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红会的项目资金,就是要帮助大家挖起‘富根’,摆脱以前的‘穷根’。”

14.jpg

图:调研采访组一行深入凯里市杉树林村博爱家园项目点调研采访

  26日下午,调研采访组一行乘车来到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在这个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听说北京红十字会的客人要来,当地群众自发的组织了一个欢迎仪式,在30多度酷暑下的红十字健康文化活动广场上,热情的村民用少数民族的礼仪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多才多艺的舞蹈展示着村民欢迎客人的盛情,村红十字志愿者详细向调研组介绍了当地有关情况。在该村万亩葡萄园内的红十字文化长廊里,调研组一行与当地红十字会有关同志和群众们促膝交谈,分享发展带来的变化。

  村红十字会副会长、村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韩泽锋告诉大家:“红会的这个互助金,会帮助越来越多的村民,也让我团结更多的红会会员加入到合作社,又反过来动员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红十字会,而且还动员大家向互助金捐款,目前全村都捐了5000多元用于公益活动。”

  在看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通过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让杉树林村在发展产业脱贫、精神文化活动丰富、村民自治氛围深厚、邻里和谐共处、群众生活美满幸福时,调研采访组一行对这世外桃园般的村寨生活羡慕不已。贵州日报记者王恬感慨到:“在与干部群众交谈中,感觉这个村与众不同,都有满满的正能量和幸福感。红十字会的项目深入人心,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同、支持和信任。深深感到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的助手,在农村、在基层、在脱贫攻坚和社会管理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博爱家园项目在农村是有生命力的,像杉树林村这样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提炼在扶贫工作、农村工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去推广”。

  在座谈会上,调研采访组一行对贵州红十字会通过博爱家园项目,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基层、在农村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在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创新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建立脱贫循环救助机制、培育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鲜活典型,做法和经验值得宣传推广。希望贵州红会按照陈竺副委员长在去年贵州召开的全国博爱家园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继续抒写好如何发挥红十字精神引导力量和组织力量来促进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生动故事,把贵州博爱家园经验作为国家红会智慧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在这次调研采访有关材料上介绍:“截止目前,贵州红会已先后筹资4365万元在全省援建了106个博爱家园项目,动员受益群众自愿捐款70多万元,让15万群众受益。为实现贵州十三五‘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奋斗目标,贵州红会将持续有效推动以博爱家园为主的红十字助力脱贫攻坚十五项行动计划,真正架起红十字人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博爱家园成为服务大局、关爱群众、精准扶贫、化解矛盾、传播精神、践行价值的品牌工作,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