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中医行医济世百年,传承有序,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看病靠谱。” 6月25日,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壁照巷的石氏群康堂迎来一位特殊的寻诊病人,102岁高龄的杨素芬老人。据介绍,杨素芬老人在数十年前,曾找石氏群康堂创始人石玉书老中医看过病,听闻石玉书的后人重启开 办石氏群康堂,慕名而来。经石氏中医传承人石恩雄诊疗后,杨素芬老人连连称赞。
石恩雄为杨素芬老人诊疗
石氏中医起源于石玉书(1894-1973)先生,他是贵州金沙人,15岁开始跟随其父亲的挚友,清末进士贺敬轩学医。其苦学勤问,潜心研读中医经典及明清诸家著作,18岁头角初露,开始诊治乡里,深得邻里瞩目。石玉书行医6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用药精炼,时常为穷苦百姓免费看病、赠药,深受病家赞誉,当时,黔中老幼鲜有不知其盛名者,时为贵州“四大名医”之一。
石玉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石玉书先生迁到贵阳,在小十字开办“石氏群康堂(药房)”,当年诊务繁忙,病家盈门,盛况空前,是贵阳重要的医疗及药品供应处。因医术精湛,石玉书先生曾受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医处长,曾多次参与图云关抗日救护总队会诊。在1939年“二·四大轰炸”时,“石氏群康堂(药房)”被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炸毁。之后,石玉书先生又自筹资金重新开办药房。1944年秋,日寇进攻独山,势逼贵阳,大量难民涌入,石玉书将药房作为避难所接纳、救助、医治难民。
解放后,石玉书继续行医,为解放初期贵州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1965年,石书玉被任命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任院长,并担任贵阳市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协委员。
如今,石玉书的子孙,承袭祖德,于2017年8月18日重新成立“石氏群康堂”中医馆,恢复石家的老字号。2018年5月9日,在贵州省红十字会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走进百里杜鹃活动中,石氏群康堂积极参与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的红十字会的爱心行动,与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贵州华医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百年石氏群康堂义诊行动”,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中医诊疗代金券,为山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远程诊疗及现场义诊服务,获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石氏群康堂举牌捐赠价值10万元的中医诊疗代金券
石氏群康堂老中医在贵州省红十字会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走进百里杜鹃活动现场义诊
石家独特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独树一帜、疗效显著,更以“悬壶济世”的医德,惠及广大病患。同时,石氏群康整合了优秀的专家队伍,入驻“华医云”网络远程诊疗云平台,借助大数据管理模式,患者可以通过该平台,预约名老中医,远程在线视频诊疗,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石氏群康堂精湛的医疗服务、网购优质的药材,让百年石氏群康堂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群众。
2017年8月18日群康堂开业仪式上部分嘉宾与石玉书后人合影留念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涉及贸易优惠暂停和人员制裁。以色列外交部同日回应,称欧盟委员会拟采取的措施“歪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