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贵州——在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脱贫攻坚,是贵州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贵州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新时代贵州人肩负的光荣使命,也是对贵州各级干部的严峻考验。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超常举措、巨大努力,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创造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全省“文军”队伍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扮演了关键角色,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省“文军”队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脱贫攻坚工作,逐步形成了成熟可行的政策举措,在2016年印发《贵州省舆论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在2017年印发《关于“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2017-2020年)》和《新闻媒体开展免费广告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在省级层面进行了整体谋划和制度设计。
“文军”深入基层,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文军”队伍走进村、俯下身,去拉近空间的距离,去缩短心与心的距离,真情融入,情注笔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记录下来,通过对比看变化,以原汁原味的群众语言引发读者共鸣。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扶贫思想,用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文军”的首要政治任务。
“文军”充分运用“千团万场”大宣讲、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载体,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大扶贫战略行动开展以来,省内各大媒体不断报道各地脱贫攻坚经验做法: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统筹所属子报子刊及“两微一端”等新闻宣传资源,开设常态性扶贫专版、专题。贵州广播电视台在“贵州新闻联播”“阳光952”等频道频率的主要节目开设扶贫专栏,强化扶贫话题设置。当代贵州杂志推出固定的扶贫开发专题。多彩贵州网等网站首页显著位置长期开设脱贫攻坚专栏、专题,抓好网络扶贫阵地建设。
深入基层的“文军”也让“时代楷模”黄大发、“当代愚公”邓迎香和驻村干部杨波他们的故事被千家万户所传诵。同时,讴歌脱贫攻坚英雄的电影《文朝荣》《天渠》已陆续上映,《花繁叶茂》《正安兄弟》等影视作品也在推进过程中。这些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生动报道和文艺作品正激励着广大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向先进看齐,向胜利挺进。
此外,从“农村三变改革”到“塘约经验”,贵州各地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总结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也正是通过“文军”队伍的广泛传播,方使得我省乃至全国更多贫困地区有了借鉴和参考的样板。
“文军”探索出舆论扶贫、免费广告扶贫、文化扶贫、社科扶贫、挂帮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打响了贵州“文军扶贫”这个品牌
聚焦免费广告。去年8月中旬,“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贵州新闻媒体免费广告全面上线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省四家主要新闻单位以每年共计2.2亿元、四年共计8.8亿元的媒体资源投入免费广告扶贫项目。
同时,贵州争取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自2016年起连续落地贵州,在中央电视台重点频道高频率免费播出贵州猕猴桃、盘县火腿、遵义茶等8种优质特色农产品,直接覆盖贫困户达6.3万户、26.6万人。
聚合网络能量。贵州在中央网信办指导支持下,争取全国知名互联网企业结对帮扶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发挥网络扶贫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我省脱贫攻坚任务深度融合,搭建有效可信的平台和参与渠道。
贵州还依托今日头条“山货上头条”等平台资源,帮助推出500个特色农产品。并加强与腾讯、马蜂窝、知乎、美团等互联网领军企业沟通联系,找准合作切入点,强化项目对接,通过“贵州网络扶贫小程序”等创新方式拓宽网络扶贫领域和成效。
贵州还加快推进网络扶贫试点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扶贫云”平台,应用大数据对脱贫攻坚精准管理。
围绕挂帮扶贫,2016年4月以来,省委宣传部携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遵义医学院、省公路局、省农信社、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正安县25个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把发展脱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近年来整合扶贫资金近2000万元,推动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实施建成20多个集体经济脱贫产业。
“文军”聚焦贫困地区坚决打赢教育脱贫这场关键战役,使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教育扶贫是斩断贫穷的利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省委始终把发展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将教育保障作为“四场硬仗”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能够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让贫困群众对脱贫产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让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好处,让贫困户了解致富的门道,便可让他们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
为此,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举系统之力、集系统之智投身脱贫攻坚,主动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以教育脱贫攻坚统揽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制定顶层设计,发挥系统优势,强化统筹力度,实现全面推进。
同时扎实推进“校农结合”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实现了“学校后勤有保障”与“贫困人口有增收”的双赢局面。并对贫困家庭实施兜底线,开展精准资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助力拔除穷根。
在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省委提出了要大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将继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予以支持。“文军”队伍将抓住战机,以提高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为重点,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这场能够斩断穷根的关键战役。
如今,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全省“文军”队伍必须以笔为剑向贫困发起总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只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做到尽锐出战,开展最强势的正面宣传,激发最高昂的战斗士气,提供最坚实的文化支撑,汇聚最广泛的社会合力,方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涉及贸易优惠暂停和人员制裁。以色列外交部同日回应,称欧盟委员会拟采取的措施“歪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