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奋斗以恒毕其功 心系苍生成其远

2023-01-24 10:34:09     叶冬华    中国红十字报

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十字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红十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红十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此,笔者有三点感悟。

一是“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一想到白底红十字,一想到人道主义事业,笔者首先就会在脑海里想起一位身穿灰军装、腰系白围裙、胸佩红十字的伟大国际主义、人道主义战士、共产党员——白求恩,在战争年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医学研究生能够不惧生死、不远万里率领医疗团队从加拿大漂洋过海,辗转波折数地来到中国延安,并转赴晋察冀边区随军救治伤员,这是何其伟大的精神?毛主席曾指出,这就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其次,笔者想到的是从伦敦奔赴克里米亚战场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她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先驱,开创了护理事业,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护士。

归根结底,红十字运动之所以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和民众所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各类世界文化之中。当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就会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一拍即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这就是一种“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高尚理念,这是每一个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都应该坚定的理念——对人的价值、生命和生存高度尊重和保护的善良理念,这种理念就是红十字会“人道”精神的内核。

二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光明时评有一篇文章,题为《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这首火了的唐诗就是印在海外救援物资上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类似的还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等。这些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诗句为什么能让人津津乐道并广为流传?

不仅是其内在的典雅,更多的则是诗句中所透露的情怀——即对所有的人,特别是对易受损害或陷入困境的人深切同情、关心、爱护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其实就是红十字会“博爱”精神的内核。如今的时代,是人格与人格、思想与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若说人道是打开心灵封锁的灵钥、斩断世俗偏见的利刃,那么博爱就是联通人与人的桥梁、连接心与心的纽带。我们要怀大爱之心,脚踩泥土、深入群众,化解危难、情暖人间。要继续擦亮项目品牌,深化开展“博爱送万家”“天使阳光”“博爱家园”“救在身边”等特色活动,把红十字的温暖和关爱洒满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三是“手捧兰茝,以拥苍黎”。这句话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思,这个古词中常用的“茝”字,指的是白芷,一种可入药的植物。这个字为我们所熟知还是因屈原的《离骚》,“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兰花、白芷对于玫瑰,我想更适于这个场合,它们没有玫瑰的鲜艳明亮,但却蕴含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虽说植物没有思想、品质,但是引用植物入词句的诸如屈原等一系列爱国人士有思想、有品质,这种品质引申出来就是——出于内心自愿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无私付出的高尚品质,并且是基于人道、博爱的情怀下,这其实就是红十字会倡导的“奉献”精神的内核。

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广大人道主义战士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让人道之花开满人间大地。首先要有奉献的意识。平凡因奉献而伟大,但奉献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年累月地修身正己。我们要永葆赤子之心,涵养奉献精神,发挥示范作用,争当困境群众的权益保护人、需求代言人、服务贴心人。

其次要有奉献的能力。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地看着危机到来而无计可施。要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创伤包扎、伤员转运等基础救护知识,强化救护技能培训,实现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有效提升。同时,还要掌握奉献的方法。有道是苦熬不如苦干,蛮干不如巧干。奉献也得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要强化联动宣传统战、教育卫生、工青妇等各相关部门,充分挖潜资源,广泛吸纳会员,大力发展一批知名人士会员、企业单位会员和普通群众会员,切实增强红十字会的救助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要加强区域间红十字会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取经创新,努力当好新时代人道救援的先行者、改善民生的推动者、创新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作者系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区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