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眼睛能看见吗?”
“看见了,甚也看见了!这下活着也有意思了!”
揭下眼罩的那一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沙圪堵镇78岁的王兰香紧紧攥住医生的手,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被白内障困扰了近4年的她,终于在“光明行”公益活动中重见光明。
9月13日,“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播下光明的种子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高原,是白内障高发地区。据统计,全区每年增加白内障患者9000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是贫困家庭的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视力残疾,失去了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
本世纪初,时任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会长的云曙碧曾采取自筹资金、引进加拿大红十字会援助项目等方式,在乌兰察布等盟市开展复明扶贫项目。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提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的设想,得到了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会长,现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的高度重视。在她的大力倡导下,由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自治区红十字会、老牛基金会、自治区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卫生计生委、残联、广电、光彩事业基金会参与支持的首轮“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
守护光明的使者
“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启动后,各级红十字会通过入户摸底及媒体报道,广泛宣传“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医疗队深入乡村牧户,进行病情及贫困状况筛查,确定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
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行动困难的农村牧区患者,流动手术车会开到家门口,让患者就近手术。
患者检查费、手术费在医保报销、医院减免后,剩余费用全部由“光明行”专项经费承担。所有患者与手术有关的交通费、餐饮费和住宿补贴均由红十字会承担,真正让贫困患者不花一分钱就能做手术。
“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实施3年来,医疗队行程41.65万公里,深入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设2025个筛查点,筛查眼疾患者339304人次,1500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通过复明手术重见光明,恢复了生产生活能力。电话回访和入户回访数据表明,手术成功率达到100%。
3年来,“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先后荣获亚洲防盲基金会授予的亚洲地区“唯一特殊贡献奖”、第六届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集体特别奖和中国慈善公益最高奖项——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更加光明的事业
2017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共同启动了“博爱光明基金”。布小林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提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实现常态化”的要求。
2018年5月4日,新一轮“光明行”正式启动。自治区计划用三年时间,为全区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万例;免费为贫困旗县100万名3~18岁青少年儿童开展视力筛查并建立档案,为5000名贫困家庭真性近视青少年儿童免费配近视镜,为1000名贫困家庭斜视青少年儿童免费实施矫正手术治疗。
截至2018年8月底,新一轮“光明行”已在9个盟市累计筛查眼疾患者85680人次,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2751例。累计开展青少年儿童眼健康筛查10.98万人次,建立档案5万余份,为488名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了斜视手术、弱视训练、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等眼健康公益服务,为338名贫困家庭近视眼青少年免费配镜。
自治区红十字会还将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指导下,进一步推进“蒙古国光明行”(2018—2022)。计划5年内为蒙古国白内障患者实施500例免费手术,促进中蒙两国民心互通,深化中蒙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今年9月,在两国红十字会组织下,蒙古国东戈壁省的8名白内障患者来到二连浩特市接受了免费复明手术。
新的3年,“光明行”将让上万双眼睛重见光明,为上万个家庭点亮希望,这项播种光明的事业将更加光明!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涉及贸易优惠暂停和人员制裁。以色列外交部同日回应,称欧盟委员会拟采取的措施“歪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