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第13个“世界卒中日”之际,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关爱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公益项目——凯启计划”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在复旦(微博)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大厅举办。近百位患者和家属到场咨询,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悉心提供诊疗意见,并进行健康宣讲。
“凯启计划”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
据介绍,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估算目前患病人数高达1494万人,每年新发病例达330万。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防控形势极为严峻。如果不及时积极治疗,约有80%的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残疾),给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都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表示,如何能帮助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持续的治疗,减轻家庭经济困难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一线医生脑卒中治疗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是我们发起“凯启计划”的初衷。今天举办义诊活动是“凯启计划”的活动之一。华山医院的前身“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我们希望在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依托华山医院的优良的医疗资源和影响力,联合爱心企业,为推动中国脑卒中防治知识的普及,公众对卒中关注度的提高、争取早诊早治尽一份力。
“凯启计划”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教授表示,在国内脑卒中的严峻防治形势下,“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意义更显重大。他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脑卒中救治前景亦得到很大改观,希望通过“凯启计划”开展多方合作,积极开展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持续提升诊疗水平和技术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主任董强教授指出,脑卒中可防、可控、可治,但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发展不均衡,脑卒中的急救水平差距较大。希望通过“凯启计划”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普及脑卒中防治理念,同时助力广大神经科、急诊科等临床医生脑卒中诊疗水平的提升,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使脑卒中防治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系统性覆盖和统一化宣传。
“关爱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公益项目——凯启计划”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旨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向符合医学标准的轻-中度急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经济困难患者捐赠相关药品,并对受赠医院进行脑卒中治疗技能相关培训等内容。
据了解,项目自去年启动以来,截止今年9月,已覆盖上海、江苏、广东、广西、河南、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甘肃、内蒙古、福建、河北、吉林、江西、云南等16个省市,100家医院,400余名患者获益,捐赠款物达700余万元。并针对这100家项目合作医院的医生开展线上线下的脑卒中治疗技能相关培训。
接下来,凯启计划将继续捐赠急性脑卒中治疗药物10000支,项目覆盖医院总数达到150家,惠及更多的脑卒中患者。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很多时候我们会同时做好几件事,一边和客户电话沟通着工作、一边微信和领导汇报着进展、一边还要忙着给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点个外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