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和22日,我市两名热血小伙接连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为两名重症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崔明俊:“作为一名年轻人,奉献出我们的点滴,就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5月2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经过283分钟的采集,崔明俊成功捐献36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作为2024年韶关市第8例捐献者,90后崔明俊用他的善举为一位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成为全国第17584例、广东省第1973例、韶关第4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崔明俊今年34岁,是韶关祺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一名售后工程师。参加工作起,他便开始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目前累计献血14次,捐献全血4400毫升。2021年5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主动留存8毫升血样并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作为一名年轻人,奉献出我们的点滴,就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成功捐献后,崔明俊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很顺利,希望生命的‘种子’能够在患者身上生根发芽,重新燃起患者生命的火焰”。
陈茸桢:“三年后,我就成了您”
5月22日,00后小伙陈茸桢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成功捐献了12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今年第9例、累计第46例和全省第1976例、全国第175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9年4月,在韶关学院医学院就读的陈茸桢参加了无偿鲜血。在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为血液病患者延续生命,就多采集了5-8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1年,师兄梁养俊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在学校举办的捐献分享会上,梁养俊用朴实的语言详细介绍造血干细胞作用、捐献流程和捐献基本原理。陈茸桢那时就在心中默想,向模范学习,捐献造血干细胞,延续他人生命。2022年3月,陈茸桢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告知他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犹豫地就回复同意捐献。
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没有等到后续通知。后来他咨询了工作人员才知道,有和患者匹配度更高的志愿者被选中了。直到2023年9月,陈茸桢再次接到了韶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依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愿意捐献!”
接下来,陈茸桢顺利完成了高分辨血液检测、捐前体检等流程,并于5月22日成功捐献。很巧合的是陈茸桢和梁养俊毕业后都在曲江区罗坑卫生院工作,“三年后,我就成了您”,陈茸桢向师兄梁养俊说到。
虽然与受捐者素未谋面,但这场捐献却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听说受捐者是个1岁多的孩子,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陈茸桢在表达祝福的同时,也期待用自己的捐献经历,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
一场场特殊的生命接力,汇聚起善美韶城的涓涓暖流,让希望重生!让生命延续!
为大爱无疆的捐赠者们点赞!谢谢您们!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涉及贸易优惠暂停和人员制裁。以色列外交部同日回应,称欧盟委员会拟采取的措施“歪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