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3月31日消息(记者 郎麒) 3月30日,由山西省红十字会、山西省民政厅主办的“生命的意义·山西省红十字人体器官(遗体)纪念园落成暨2022年山西省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太原市龙山墓园举行。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康庆利 摄)
随着以“大爱无疆”为主题的纪念碑正式揭幕,山西省红十字人体器官(遗体)纪念园正式开园。在纪念碑前,现场全体人员深深鞠躬、默哀致敬,依次向器官(遗体)捐献者纪念碑敬献鲜花致以最深的敬意。活动现场,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器官移植受者代表分别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讲述他们与器官捐献的故事。"盲人将重见光明,心脏将再次跳舞,那是您架起的生命之桥,那是您铸就的生命之路 ……" 红十字人体器官协调员代表深情朗诵诗歌《生命的礼物》,以此寄托生者对器官(遗体)捐献者无限的敬意和无尽的哀思。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康庆利 摄)
据了解,纪念园的设立将为器官和遗体捐献者的家人、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个瞻仰、缅怀、追思的公祭场所,能够让社会铭记捐献者无私的大爱善举,共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康庆利 摄)
山西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省红十字人体器官(遗体)纪念园是山西首家省级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纪念园,它的落成不仅是为捐献者树立了一座无言丰碑,更对聚集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人体器官(遗体)捐献是公民在身故后,自愿、无偿捐献出其可用器官、遗体,用于救治器官衰竭患者、失明患者和帮助推动医学教育的大爱善举,是捐献者及其家属赠与他人、赠与社会的最珍贵的礼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器官(遗体)捐献这项大爱奉献的事业中来。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有11.62万志愿者报名登记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成功实施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558例,获取大器官1629个,使1587名器官衰竭患者获得新生;实现角膜捐献96例,捐献角膜189枚,使85名患者重见光明;实现遗体捐献262例。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