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热搜第二,这个话题浏览量破两亿!

2022-04-15 17:25:58     蒋坤    中国红十字报

41ad068af0c7f992596ab3d8763cb025.jpg

今年春分清明期间,安徽省红十字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策划组织开展“云端缅怀”活动。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联合新华网安徽频道,采访了一群将登记遗体器官捐献作为成人礼的大学生,他们的故事引起广泛关注。

  4月8日,新华网官方微博转发该采访视频并发起“你能接受遗体捐献吗?”话题,热度迅速攀升,当日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8位,4月10日位居新浪全站总榜第2位,累计浏览量超过2亿人次。

  2亿多阅读量,微博热搜榜第8

b90b8f1b4e34791853faa89328d5ce0b.jpg

  2022年3月以来,安徽省各地疫情防控压力不断增大。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为减少聚集活动,安徽省红十字会决定暂停已经精心筹备许久的线下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将“春分缅怀纪念日”升级为“生命的意义——春分清明缅怀季”,通过互联网平台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策划组织开展“云端缅怀”活动。

  与此同时,安庆、宿州、黄山等地举办志愿者、捐献者亲属恳谈会,开展纪念园祭扫、线上缅怀追思等活动,各级红十字会、各遗体接受站、角膜捐献定点医院、器官获取医院开展缅怀纪念活动近30场(次),形成了“线上+线下,红会+社会,广度+深度”的缅怀宣传格局。

  在春分清明缅怀季期间,省红十字会拍摄了《生命的意义》宣传短片,“博爱江淮”微信公众号推出4期6篇系列文章,依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大蜀山文化陵园等云上缅怀纪念渠道,在线缅怀致敬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

  在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的组织下,新华网安徽频道视频采访了一群将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作为自己成年礼的大学生。他们的故事被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关注。该视频4月8日经新华网官方微博转发后,关注度迅速上升。目前,这一话题浏览量已超过2亿人次,共有1.6万次讨论,被76家媒体、9497个原创用户转载。

  9000余条评论,8.6万个赞

  点开新华网微博视频号“你能接受遗体捐献吗?”话题区,这里有9000余条评论和8.6万个赞。

  很多网友留言:“我也签了遗体捐献协议,能帮助他人是功德一件”“多年前登记遗体和器官捐献,我父母也知道这事,很赞成”“太能接受了!朋友圈作证哈,就把我能用的器官全捐献喽”……

35fa85d39353ae9db21afbe1b6880070.jpg

  有不少网友已经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还晒出了自己的登记卡片。

  也有极少数网友的留言表现出担忧和不理解。

  “医学发展依赖遗体捐献,但对于逝者亲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副站长付杰表示:“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宣传也在进步,近年来捐献志愿者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各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增加,但与临床教学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遗体捐献工作还需要让更多人知道。”

  5年春分缅怀,24万志愿登记

  2014年起,安徽省红十字会将每年的春分确定为安徽省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缅怀纪念日。

  2018年,安徽省红十字会举办第一届“春分缅怀诵读会”,首次采用网络直播,知名朗诵家、主持人和红十字志愿者、捐献者家属一起,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表达对捐献者的思念和敬意,超过30万人在线观看,许多人泪流满面;2019年,“生命如花——春分缅怀诵读会”如期举办,省直有关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各级红十字会、各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工作机构、合肥市有关单位代表和志愿者共500多人参加,人民网、新浪安徽、合肥晚报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60万人;2020年,迎战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开展了“生命接力·救在身边”为主题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2021年,举行“生命的乐章——春分缅怀诵读会”,400多人来到现场参加活动,线上70多万人共同聆听,感受生命教育洗礼。

  2012年安徽省启动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工作至今,省红十字会在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组织机构建设、社会宣传动员、工作机制健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民逝世后无偿捐献体系在安徽省初步建立并稳健发展,为大量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为医学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人在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截至目前,安徽省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累计志愿登记24万人,实现器官捐献480余例、捐献器官1500多个,角膜捐献720余例,遗体捐献1070余例,全省已建立11处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这些带着生命温度的数据,是绝境中的希望,更是生命尽头的大爱。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