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山西省晋中市的红十字志愿者郭先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患儿带去新生希望。捐献过程虽因突发疫情变得曲折,但郭先生还是牢牢抓住了这个已经等待了4年的机会。
▲红十字志愿者郭先生(中华骨髓库供图)
2018年的一次无偿献血经历,让郭先生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时光匆匆,2022年1月,郭先生接到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儿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初配全相合。郭先生自己是一位父亲,所以当中华骨髓库山西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问他是否愿意捐献时,他斩钉截铁地说:“这孩子我一定要救!”
3月,郭先生顺利通过高分辨分型确认和体检。根据安排,他的采集捐献日期定在4月初。等待的日子里,郭先生不敢怠慢,坚持锻炼身体、清淡饮食、戒烟戒酒,只为以最佳状态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让郭先生没想到的是,4年的等待却在捐献前的最后4天差点“功亏一篑”。
捐献倒计时第4天,太原出现本土新冠确诊病例,城区即刻实施疫情管控。本打算当天动身前往太原的郭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路一下就被“堵上”了。焦急的郭先生紧急联系了中华骨髓库山西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得知远方的小患者已经开始进入无菌舱,“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造血干细胞不及时输注,患者将命悬一线。
危急时刻,工作人员立即向山西省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国家级管理中心汇报情况,多个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山西省红十字会紧急联系疫情防控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等,研究应急转运志愿者方案;中华骨髓库国家级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第一时间联系其他省级管理中心,动员备用供者,同时将此前一例安徽的成功转运经验分享给山西省管理中心;患者所在移植医院紧急调备脐带血。
郭先生在夜色中登上救护车,安全完成转运。(中华骨髓库供图)
最终,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骨髓库国家级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山西省红十字会派出工作人员随救护车,通过点对点闭环转运的方式,将郭先生安全送到采集医院。
为保顺利采集,郭先生入院后一直在过渡病房完成动员准备、采集捐献等工作,他的一日三餐均由工作人员送入房间。
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一天下午,中华骨髓库山西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再次接到郭先生的急电。由于郭先生居住地附近出现确诊病例,按照管控要求,他需要隔离观察处置。情况紧急,山西省红十字会立即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经过研判,郭先生本人风险较低;采集医院也紧急安排郭先生加急核酸检测,在结果为阴性后最终决定,全程做好防护,按原计划采集造血干细胞。
安静的过渡病房里,采集按原计划进行(中华骨髓库供图)
“疫情吓不退我,挽救生命更重要!”带着所有人的爱,郭先生的造血干细胞将开启新的生命旅程。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当地时间9月11日,数千人聚集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广场,悼念24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