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切换
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重庆市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

2020-11-30 18:46:31     潘颂    重庆市红十字官网

  近日,来自重庆的志愿者小坪(化名)正在重庆市定点采集医院为一名血液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成为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重庆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第100例捐献者。

  重庆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如元和党组成员、秘书长徐伟等一行到采集医院看望慰问,李如元为小坪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

  救死扶伤  医生天职

  30岁的小坪,是2名孩子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在医院工作,每天忙于救治患者。2020年6月,收到了与患儿配型成功的消息,在电话里,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语气平静但非常坚定地表示志愿无偿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小坪所在单位领导听说了他将为一个孩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后,也感动万分,表示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天职,也是单位的文化,必须全力支持。经过高分辨配型和全面体检显示,小坪符合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条件。采集计划很快确定下来,在血液科医生的安排下,小坪开始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经过连续几天的“动员”,小坪的外周血中有了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数量,符合了采集要求。

  采集当天,小坪早早的来到干细胞采集室做采前准备,因当天小坪穿的毛衣比较贴身,当护士准备扎针时,小坪挽起的毛衣袖在上臂太紧,医生担心采集到中期手臂静脉被挤压着影响采集,小坪得知后,立马决定把毛衣剪开,确保采集准时开始。我们问他:“心疼吗?”他说:“为了救人管不了那么多了。”后来我们得知毛衣是妻子送他的礼物,妻子说:“没关系,回家给他改个背心穿”,采集室内的其他人都笑了,多么可爱的一家人呀!小坪的妻子这次带着不足半岁的小女儿全程陪同,妻子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当她得知小坪干细胞配型成功后表示全力支持,她说:“我自己也是医务工作者,对血液透析这块很了解,我在医院也是从类似工作,知道对身体没什么伤害,又能救人一命,当然全力支持他,我特意协调了6天假陪他。”

  在经过4个半小时的采集结束后,185毫升的生命火种,饱含着所有人的祝福,赶往下一个栖息地。

  从0到100用了17年

  2003年1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发文正式批准重庆市红十字会建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市分库,开展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工作。

  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一项生命工程,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筹建以来,累计招募志愿者7.2万余人,实施捐献100例,其中涉外捐献3例,成功挽救了北京,上海,武汉,江苏,美国等地的血液病患者。在重庆分库的努力下,重庆医科大学的吴渝为远在美国的华人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了我国跨国捐献第一人,也成功开启了中华骨髓库走向世界的大门。为了招募更多的志愿者,重庆分库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区县、高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动员工作,多年来,足迹遍及30多个区县,几十所高校,开展讲座700余次,广泛发动爱心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

  每一位捐献者的捐献都是一份大爱的表达,每一次的捐献都凝聚着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幕后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每一次的捐献都将托举一个生命的重生、绽放另一朵鲜活的生命之花。通过电视镜头、媒体笔触、图片记录把捐献者的风采真实展示在公众面前。这不仅是对人道的讴歌、对奉献的赞颂,更是对公众心灵的洗礼、大爱种子的播撒,是爱的传递和引领。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市分库为拯救患者的生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顾过去我们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我们还需努力,每年都有新增患者,还需我们大力宣传,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搭建生命桥梁,让生命的火种奔赴不同的栖息地,挽救那些可以被我们挽救的生命,挽救生命我们在路上……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